小红书上,一个名为“momo”的昵称频繁出现,几乎在每个热门评论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这个昵称,伴随着粉色的恐龙头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网络现象。
图源:小红书截图
不仅如此,豆瓣等社交平台也充斥着大量的“momo”。这些“momo”从何而来?为什么有这么多网友选择成为“momo”?
其实,“momo”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微信的表情包系列,其中“么么龙momo”是其中之一。而网友们在登录豆瓣等平台时,如果选择使用微信直接登录并跳过昵称和头像的设置,微信会自动提供平台的默认昵称和头像,即“momo”的昵称和粉色的恐龙头像。
这种默认设置虽然不够个性化,但为网友们带来了“隐身”的便利。成千上万的粉色恐龙头像“momo”出现,让网友们的真实身份仿佛被“隐藏”起来,发出的评论和帖子就像是匿名发布一样。
当然,这和完全匿名还是有所区别。过去,完全匿名意味着用户的主页和其他信息完全不对其他人公开,但“momo”的个人主页还是可见的,除非特意记住某个“momo”的ID或其他个性化信息,否则很难找到刚才和你交流的“momo”是谁。
就这样,“momo”成了匿名的代名词,甚至原本有自己头像昵称的网友,为了匿名,也会手动将自己变身成为“momo”。
当然,这背后反映的是网友们对匿名社交的渴望。匿名不仅提供了“隐身”的便利,也让人们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无需过多考虑他人的看法。
然而,匿名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释放真实自我的舞台;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导致人们更加冲动、攻击性增强,甚至参与破坏行为。
总之,小红书上的“momo”大军,既是网络社交的狂欢,也反映了当代人对于匿名社交的复杂情感与需求。
参考资料:
1.刘静.(2023).momo群体在自主匿名社交中的自我呈现——基于拟剧理论视角.科技传播(17),125-128.doi:10.16607/j.cnki.1674-6708.2023.17.029.
2. 杨恒,蔡亚欣.拟剧理论视域下匿名化的青年媒介形象探析——以豆瓣momo群体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07):117-119.
3.侯茜苑.(2023).青年群体匿名化社交的心理动机研究——以小红书momo群体为例.全媒体探索(08),135-136.
4.Christie, C., & Dill, E. (2016). Evaluating peers in cyberspace: The impact of anonymit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5, 292-299.
5.Diener, E. (1979). Deindividuation, self-awareness, and disinhibi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7(7), 1160–1171.
6.Silke, A. (2010). Deindividuation, anonymity, and violence:Findings from Northern Ireland. Journal Name, Volume(Issue), 493–499.
7.Demir, O., Keskin, S., & Cinar, M. (2024). The effect of social anxiety on student interactions in asynchronous online discussion forums as mediated by social presence and moderated by anonymity.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转载请注明来自松文机电,本文标题:《为什么小红书上有那么多mom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