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这位西汉的青年将领,虽然只有24年的短暂生命,却犹如流星般在历史的夜空中绽放光芒。他的故事,犹如一曲激昂的战歌,永远铭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霍去病的童年,可以说是幸运,也是不幸。与舅舅卫青一样,他是母亲与他人的私生子,但这也赋予了他与众不同的命运。他的姨妈卫子夫受到汉武帝的宠爱,舅舅卫青在汉武帝手下屡立战功。因此,霍去病也得以在汉武帝的庇护下成长,并得到姨父的赏识和宠爱。
霍去病以侍中的身份待在汉武帝身边,甚至汉武帝还亲自教他兵法。然而,霍去病却以“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为由,拒绝了系统学习古代兵法。他认为,带兵打仗需要的是随机应变,而非死守古法。这种“狂妄之言”让汉武帝感到惊讶,但也看到了霍去病深不见底的军事资质。
公元前123年,霍去病以嫖姚校尉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在漠南的战场上,霍去病带领800骑兵脱离大部队,突袭匈奴大营,斩首2028级,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等高级官员,还有匈奴单于的祖父辈亲戚——籍若侯产。这场战役,霍去病的功劳冠于诸军,回朝后被封为冠军侯,食邑2500户。
河西,今天的甘肃省河西走廊,是匈奴的重要基地。汉武帝命令霍去病立即进攻河西,驱逐所有匈奴部落。霍去病以骠骑将军的身份出击,仅6天便穿越了乌盭,讨伐了遬濮,跋涉千余里,斩获敌首8960级,斩杀2王,擒获浑邪王子。此战几乎无损,汉军全甲而还。
河西之战后,霍去病再次出击,这次他带来了更为强大的军队。霍去病如雷霆般插入河西,迂回千里的精锐汉朝骑士铁壁合龙,将匈奴人打得晕头转向,四散而逃。此战中,霍去病斩首30200级,俘虏匈奴藩王、贵族69人,相国以下官员63人。同时,霍去病一路取食于敌,没有耗费国家任何资源。
霍去病的出色表现,让匈奴人感到绝望。浑邪王、休屠王因惧怕匈奴单于的责罚,决定率众投降汉朝。在受降仪式上,许多浑邪部落的将领不愿投降,但当他们看到霍去病带领的汉军队伍,纷纷准备勒马而逃。霍去病迅速驰入敌群,斩首8000余级,成功安定了这些降虏。
经过两次河西之战,汉朝彻底控制了河西走廊,并设立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河西走廊并入汉朝版图后,霍去病与卫青在漠北之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彻底打击了匈奴的元气。霍去病负责攻击匈奴单于,负责保护侧翼、攻打右贤王。
战后,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将汉军的赫赫神威镌刻于岩石之上,从此流传于千秋万代。
然而,公元前117年,24岁的霍去病不幸病逝。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宏大的陵墓,象征着祁连山。更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霍去病墓前的一座石像——《马踏匈奴》。这座石像高167厘米,长190厘米,用一人一马的形象高度地概括了霍去病的戎马征战。一匹强壮的战马,狠狠地踩在一个手拿弓箭的匈奴人头上,象征着霍去病率领汉家精骑,横扫大漠、击溃匈奴的丰功伟绩。
《马踏匈奴》虽然朴实,但却象征着我们民族的不屈、勇敢以及执着,纪录着我们民族的鲜血、苦难以及光荣。它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华男儿、华夏英雄。
为了深入了解霍去病的故事,以及更多历史的细节,我们推荐大家阅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虽然普通历史爱好者可能没有养成阅读文言文的习惯,但《白话资治通鉴》可以作为过渡,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这套书尊重原文,逐字逐译,力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而且是全本。
作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套《白话资治通鉴》是非常划算的。原价498,现在头条读者只需208,可以说是非常超值了。点击下面的横条,即可购买。
转载请注明来自松文机电,本文标题:《都说霍去病厉害,到底多厉害?霍去病墓前一座石像,道尽匈奴血泪 》